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学术性刊物,以从事新药开发,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研究的高中级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旨在报道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方面新进展及新成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06/R
邮发代号: 26-16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8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01
- 国内刊号:34-120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左氧氟沙星对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研究
目的:建立兔组织笼感染模型并观察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在兔背部皮下植入1个无菌高尔夫练习球,待球内充满组织液后,往球内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组织笼感染模型.然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液测定细菌浓度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5mg/kg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细菌浓度降低,治疗结束后细菌恢复生长;10mg/kg和20mg/kg组在治疗后细菌浓度迅速降低,......
作者:崔俊昌;刘又宁;王睿;童卫杭;李朝霞 刊期: 2007- 03
-
雌激素及其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雌激素的作用是由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ER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包括生殖系统、骨骼、心血管系统等,为雌激素发挥生物学效应提供了保证.本文就雌激素及其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樊官伟;何俊;王虹;高秀梅 刊期: 2007- 03
-
瘦素抵抗和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瘦素具有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表达、拮抗胰岛β细胞的调亡、调节骨骼肌和肝细胞糖代谢的重要病理生理功能.本文将对人体内瘦素抵抗现象和瘦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刘海玲;谭渊明;刘昭前 刊期: 2007- 03
-
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Ezetimibe的研究进展
Ezetimibe是一种新型选择性肠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的胆固醇吸收蛋白NPC1L1减少胆固醇、植物固醇的吸收以及胆汁胆固醇的再吸收,从而降低血浆固醇水平.Ezetimibe的作用与他汀类药物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机制互补,在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的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选择.......
作者:张新波;王绿娅 刊期: 2007- 03
-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双重活性及在新药开发中的价值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产生于多种类型细胞的磷脂类物质,通过其特异性受体介导,诱发多种生物学效应.PAF在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理状态下,PAF作为一种逆向信使,通过调控突触信号传递及可塑性,提高突触长时程增强的效能,促进学习记忆,因此模拟PAF作用或调控PAF产生及灭活可望成为促智药开发的新目标.但在病理状态(如阿尔茨海默病、HIV相关性痴呆或脑缺血等)下,局部异常......
作者:李娟;陈红专 刊期: 2007- 03
-
药物与肠道肽转运蛋白PEPT1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
H+协同转运载体PEPT1主要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膜上,肠道PEPT1对于消化道中蛋白质的降解产物二肽、三肽具有转运吸收的功能,另外肽类似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非肽药物伐昔洛韦等也经此载体转运吸收.肠道PEPT1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以及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PEPT1基因序列、蛋白结构、功能活性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对于调控PEPT1在膜上表达、......
作者:张庆颢;刘克辛 刊期: 2007- 03
-
利多卡因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SAⅠ~Ⅱ级病人,随机分为3组: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和维持麻醉;L1和L2组在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前分别静注利多卡因1、2mg/kg,并持续输注利多卡因1、2mg·kg-1·h-1维持.记录麻醉全程血液动力学变化、异丙酚靶浓度及停药至拔管时间;测定入室后、插管后即刻、切皮后10min、停人工气腹后和拔管后血皮质醇、胰高糖素、血管......
作者:潘维敏;王世端;余芸芸;王士雷 刊期: 2007- 03
-
肝组织HBV DNA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与作用
目的:探讨肝组织HBVDNA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71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分别接受序贯治疗、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总疗程为48周,随访24周.检测治疗前、后肝组织HBVDNA.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应答者肝组织HBVDNA基线值明显低于其它组患者(P=0.0013),治疗48周后其对数均值从5.9±1.0降至4.5±1.2,明显低于无应答......
作者:陆海英;庄立伟;于岩岩;斯崇文;李俊;陈新月;韩忠厚;陈勇 刊期: 2007- 03
-
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的伦理思考
药物临床试验首先要符合伦理学原则,伦理学原则要求受试者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依据此原则,本文对一些特殊药品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钱薇;杨劲;陈磊;肖大伟 刊期: 2007- 03
-
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洛美利嗪浓度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洛美利嗪浓度HPLC-MS测定方法.方法:LC-ESI-MS选择性离子监测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洛美利嗪浓度.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流动相为0.01mol/L醋酸铵缓冲液(乙酸调pH3.5)甲醇=2278,流速为1.0mL/min.结果:盐酸洛美利嗪在0.10~10.02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低检测浓度为0.10ng/mL.高、......
作者:何建平;黄海燕;晁阳 刊期: 2007- 03
动态资讯
- 1 四氢孕酮对小鼠不同惊厥模型的保护作用
- 2 水杨梅根黄酮类成分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3 羟丁酸钠对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GABAA受体的关系
- 4 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法罗培南钠片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 5 哺乳动物细胞自噬关键节点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
- 6 基于连接酶反应检测硫唑嘌呤基因多态性及应用
- 7 地塞米松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 8 抗癫痫药的群体药代动力学与CYP450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9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脏缺血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
- 10 焦磷酸测序分析CTR1基因多态性方法的建立
- 11 法莫替丁对多潘立酮在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12 CO2激光联合ALA光动力疗法治疗肛周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 13 米非司酮对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手术患者性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 14 盐酸关附甲素在Beagle犬体内口服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 15 阳和汤联合光动力学外照射疗法对糖尿病足大鼠治疗作用及SIL-2R的影响
- 16 蛇毒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 17 血府逐瘀口服液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 18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评价
- 19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疗效的系统评价
- 20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